文章

不仅要关注药监局发布的免临床目录,还要关注药监局发布的新通告和产品分类的界定

自2014年,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不定期的颁布行业标准和分类的制定,所颁布的政策可谓刀刀准。营改增、金税三期、医用耗材两票制和提高集中配送度,以及医疗控费、医联体和分级诊疗等政策密集出台,令人应接不暇,既有商业模式和市场格局面临巨大的挑战,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在新形势下,国外知名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如南京利昂医疗合作更加紧密。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行业新的机会,新的风口在哪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国家政策如营改增,金税三期,反商业贿赂的导向是不允许带金销售,用关系来促医疗器械的销售这种方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越来越小,会随着医疗器械持续降价,效果越来越差。

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医疗器械的原因有:一是医疗控费。二是出台扶持国产医疗器械的措施,有些政策采购项目优先选择内窥镜摄像机之类的国产医疗器械。

主要的是常规类医疗器械,国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终会占据主导地位。

为何有些医学专家或技术专家出来创业,企业始终做不大,是因为他们不懂生产,不懂营销,更不懂管理,要交很多学费,要走很多弯路。为何有些代理商做冷链物流要花十五个点甚至更多,依然做不好。

医疗器械注册人在上海等地区的实施,为医疗器械合理分工打下坚实的基础。2020年以后实施的医用耗材两票制和提高集中配送度等政策迫使中小型代理商转型,专注做服务商。

2020年以后医疗器械产业化的合理分工会越来越明显,医学专家或技术专家专注做研发,赢利模式是通过出售研发成果挣钱;大商业集团公司专注做物流配送,融资租赁等,中小型代理商只做服务,外协加工厂专门做贴牌加工,生产企业主要精力放在品牌的打造和市场推广上。

近段时间,有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代理商在抢注册,为什么?是源于二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注册权限即将上移到国家局,也意味着二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注册时间会延长,注册难度会加大,费用会增加。

我们不仅要关注药监局发布的免临床目录,还要关注药监局发布的新通告和产品分类的界定。

尽快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壮大,《条例》在实行分类管理、强化企业责任、创新监管手段、推进社会共治、严惩违法行为等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相关部门启动了《条例》的修订工作,耗时6年反复研究、论证、修改。

2014年6月1日,新修订《条例》实施,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监管进入一个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风险高低为依据,完善分类管理、加大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责任、强化日常监管、完善法律责任的新阶段。

利昂医疗统计,2014年实施新修订的《条例》以来,国家药监部门制修订《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条件和备案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9部、规范性文件40余项;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等200余项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修订发布了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进一步优化整体框架,对上市时间长、产品成熟度高及风险可控的40种医疗器械降低管理类别,保障《条例》实施。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家药监部门启动构建更加科学的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体系工作。2017年10月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印发后,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并落地实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驶入“快车道”: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鼓励产品创新,着力加强上市后监管;注重风险防控,强化技术审评、标准管理、检验检测、审核查验、不良事件监测等技术支撑机构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做到科学监管和智慧监管。

今年,中国担任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合作论坛(IMDRF)轮值主席国,在承办的IMDRF管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所倡议的“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和“IMDRF成员认可国际标准清单”通过批准立项,成为继2014年新修订《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历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此后,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合作,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速弥补国内创新速度和难度,生产出例如内窥镜摄像机等好的设备。改革开放40年来,国产高层次医学影像设备从无到有,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同台竞技,打破了进口垄断局面。

伴随着民族医疗器械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大和创新能力的增强,高层次医疗器械技术突破和“进口替代”记录屡屡被刷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监管科学理念的深化落实、鼓励创新政策的细化落实,未来会有更多国产创新医疗器械能在注册获批后,尽快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谈到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出路,还得靠研发

现存42年的美国FDA医疗器械审批路径将在明年展开改革,由此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承压。

上月末FDA发布消息,2019年将推出一个新审批路径,促医疗器械与现代接轨。

利昂医疗表示此次修正将主要集中在使用更新的类似器械比较、淘汰落后的老旧类似器械、改进510(k)性能标准评估途径等。

报告中提到FDA将推动使用更新的类似器械比较,希望推动医疗设备制造商能够在研究不超过10年的设备基础上开发新产品,并且将在其网站上公布那些已证明是通过与老旧设备实质等同而终获批的设备清单。

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Made in China” 医疗器械在美国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217.03亿美元,同比上涨百分之5.84。其中,对美国出口额为58.38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5.08。

对于将要申请认证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会带来更大挑战。

改革之后,出口难度增加是必然。不管是产品技术资料还是临床评价资料,因为产品只能参照新的,在对比资料方面相对比较难找,如果再去用以前老旧的数据做对比一定是很难通过了。

FDA的审批流程会卡得更严格,对于打算把美国作为出口目的地的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商们而言,挑战会更大。

中国大部分医疗器械制造商生产的基本是基础类或电子类器械,之前的产品只要性状达标就可以,如果改革之后标准提升,可能不仅要求性状,还得要求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对于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而言,技术水平和国外仍存在差距。国外在高层次医疗器械的研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有资金优势和品牌优势,技术先进、人才集中,垄断了不少关键技术。FDA改革510(k)路径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会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谈到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出路,还得靠研发,对些像内窥镜摄像机气腹机等有自己品牌性的产品。现在好多研发技术都是掌握在国外手里,中国好多电子类的医疗器械,连核心部件都生产不出来,有些企业就是组装公司,中国医疗器械未来的发展路径就是走高层次。

在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刺激下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表现出“区域发展态势良好”、“研发投入增加”、“进口增速强于出口”,“仍未主导高层次市场”、“整体处于中下水平”共五大特点。国内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强项”。据不完全统计,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湾本土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的医疗器械产值之和、销售额之和均占到全国总量的百分之80以上。

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使我国成为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目前,我国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如果一直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我国有望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在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刺激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也会迅猛发展,在整个医药行业中的比重逐步增长,遵循发达国家“重器械、轻药品”的发展路径前进。

医疗器械和药品是临床治疗的产品,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与药品的销售额比例接近,而我国医疗器械销售额约是药品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为做强产业、做大市场,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积极调整,产业格局有了一些新变化。与此同时,新问题、新挑战也层出不穷。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研发、生产综合性高科技医疗器械为强项。

在环渤海湾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一批中小型企业借助政府的关注以及自身的科技实力正在迅速崛起,虽然其中不少企业成立不过几年的时间,但是这些企业产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亿元规模。这批企业在发展方向上更倾向于数字化医疗设备领域。也许目前他们在市场中表现出的力量还不是十分的突出和强大,但是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长江三角洲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发展迅速,中小企业活跃,其产业特色比较明显。长三角地区的其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较为好的还有南京利昂内窥镜摄像机设备产业等,加之综合实力,长江三角洲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的表现相对比较突出。

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湾三个主要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之外,成渝地区、华中地区正成为新兴的、以生物医学材料、植入性医疗器械、组织工程产品为特色的制造带。

核心部件技术无法掌握,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难关之一

利昂医疗的总工程师分析,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向更高科技的方向发展,更智能化,应用其他学科领域的数字技术,如今生物智能以及机器人智能发展有很大的突破,我国也将在未来的医疗器械中加入高科技的因素。

一直以来,我国在新型医疗器械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产品大多附加值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疗器械企业很可能即将面临大洗牌的局面。在医疗器械领域,一些重大高层次诊疗设备依赖进口。核心部件技术无法掌握,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难关之一。

国家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法规以根本性地扭转这一局面已经刻不容缓,其核心是鼓励和支持民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核心的医疗技术,将内窥镜摄像机气腹机等出口国外,并且开始全球化的进程。随着国家《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的开展,医疗器械行业空间大增,在“十二五”期间在若干高层次产品上将取得突破,从此改变医疗器械产品依赖进口的状况。

国内高层次设备制备需求呈现饱和趋势,高层次医疗器械需求增幅放缓。而在“医改”的背景下,农村市场也成为了跨国公司试图争抢的潜力市场,跨国公司为巩固和扩张其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市场份额,正在积极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本地化研发等手段向中低端市场渗透。

近五年来全国医疗机构数目的稳步增长,而且这种趋势的具有一定稳定性,未来几年将带来大量的医疗基础设施投入,医疗器械和器具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必然会受益于整个行业扩容所带来的利好,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也将显著受益。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应准确把握行业竞争的现状特点,顺应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趋势,培育本土的龙头企业制衡垄断,尽快合理转变生产格局,瞄准产品发展的潜力方向,实现医疗器械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为成为高层次医疗器械的强国蓄力。

企业需要以自身实际为导向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针对构建

医疗器械产业若想实现发展,须以产业以及企业实际为基础进行管理模式的切实,在明确研发管理相应特征的基础上,比如说内窥镜摄像机这一个产品,从产品质量、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以及研发团队等层面出发推进管理建设,依靠理想的研发管理模式来推进产业发展,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契合大众需要,为推进社会稳定建设夯实基础。

研发产品以其质量为基础,而产品质量又以研发团队为前提。利昂医疗根据自身经验表示研发人员相较于其他业务而言极为特别,其除了具备综合且深奥的知识外,还应不断追求新技术。研发人员通常崇尚追求自主,管理者须确保团队知识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做,从而对其研发潜质加以调动。

企业需要以自身实际为导向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针对构建,确保科研人员相应工作热情得以调动。若缺乏考核机制,研发人员可能存有得过且过心理,进而很难对其尽心尽力;其次,还应对团队学习加以重视,依靠学习以及培训来强化其生产效率。研发作为知识密集性质的工作,研发团队只有凭借自身学习才可扩充知识储备;三,还应以凝聚力为目标推进团队建设,推动团队体系向着信任以及和谐氛围发展,从而构成凝聚力较强、运转理想并且富含激情的研发团队。

知识作为特殊形式的战略资源需要研发管理加以重视,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知识均不同于传统资源那样容易管理。知识管理本质便是项目组织拥有或者是可以解除的知识资源,依靠知识的识别、获取等作用来提升企业绩效。对于显性知识来说,其管理涵盖了采集、过滤分析、组织编码以及传播共享等多层面内容,同时过滤分析以及组织编码极为关键。企业须以信息资源以及技术为基础推动知识向着编码化以及标准化发展。而对于隐性知识来说,其管理则应确保此类知识共享,推动其向着显性化发展,从而创造价值。

知识管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先需要推动知识管理向着研发流程进行,从研发以及业务流程出发对知识管理加以分析,并对各流程节点对应的知识产出以及需要进行明确。其次,还应确保知识管理系统更富实效性。知识系统并非建立文档库那样简单,须对显隐性以及动态性等知识进行管理。须确保知识管理和流程相结合,以企业实际为导向进行系统结构的针对构建,确保企业知识库更为完整。还应以知识产权为对象做到严格管理,发展战略应纳入知识产权,从而为公司价值创造夯实基础。企业还应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实施策略切实企业实际,不可仅局限在求大求全的层面上,并做到先易后难并且先显后隐的知识管理。

拟对《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和《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部分条款进行修改

日前,利昂医疗的总工程师了解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拟对《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和《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以下简称两《办法》)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并就修改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至12月12日。

两《办法》修改征求意见稿中,有以下改动:

一是将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查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变更为“承担药品广告审查职责的部门”,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督管理机关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变更为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二是申请药品、医疗器械(内窥镜摄像机等)广告批准文号,应当提交《药品广告审查表》《医疗器械广告审查表》电子版,并附与发布内容相一致的样稿(样片、样带);同时,相关证明文件不再需要提交加盖印章的复印件,提交电子版即可。

三是缩短广告审查时限:对异地发布药品广告备案申请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制作告知承诺书,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一次性告知备案条件和所需材料;对申请人承诺符合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可当场予以备案。

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四是将两《办法》中所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改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所有技术的迭代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器械更得心应手、视野更加清晰,才能更容易去完成手术,手术效果与术后康复才能更理想。我们的产品就需要根据这些需求不断创新。

内窥镜摄像机一开始就是为了兼顾减小创伤又能完成治疗而诞生的,这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医学专家的需求在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内窥镜作为医疗工具,其实就是医生的手和眼的延伸,医生借助内窥镜可以通过很小的创口进入体内,直达病灶部位。同时将病灶的影像通过光学放大,再经过数字化处理,呈现出大而清晰的影像。

比如,医用内窥镜目的就是避免体内组织因为受热过度造成热伤。所有技术的迭代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而技术上的进展则来源于需求上的提升。利昂医疗的总工程师常说产业技术的创新是医学创新的载体,内窥镜的发展就是很典型例子,手术要进步就离不开产品迭代,医生的技术会通过使用产品能提高,医生在使用的基础上有新的想法,厂商就负责满足需求。这种互动形成了行业和医疗的螺旋式发展,这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近年来国内医生参与医械研发的热情有了很大提升

利昂医疗说:“国内医疗器械的开发,传统的模式更多是一些医疗器械研究机构做研究,然后把相对成熟的成果转移给企业开发,这相对来说研究和产业是分开的、脱节的,现在也正在更多地鼓励企业做研发。”

有些“为技术而技术”的研究离临床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某个技术可能不错,但它在临床上可能并不适用或是不符合临床医疗规律及大夫们的使用习惯、病人的接受程度,因此,医疗器械更要结合实际需求做研发。

医疗器械的研发先要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这需要临床医师的早期介入和参与。国际上发展比较好的,特别是一些小而精的产品,很多是临床医生通过他的实际需求提出的思路,然后再与企业共同推进。

医疗器械行业正经历着快速增长,这带来了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如何突破高技术卡脖子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挑战。

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内医生参与医械研发的热情有了很大提升,这非常有利于医械从需求出发做研发。

以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内窥镜摄像机为例,一开始就介入研究,一直合作,按照临床需求不断地改进,项目的验收也进行,这种模式更符合临床需求。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要求制定本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要求制定本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不管是内窥镜摄像机还是医用DR,用于指导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现场检查工作。

利昂医疗的总工程师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判定原则——

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检查结果按以下原则判定。

(一)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判定为存在真实性问题:

1.编造受试者信息、主要试验过程记录、研究数据、检测数据等临床试验数据,影响医疗器械可靠性评价结果的;

2.临床试验数据,如入选排除标准、主要指标、重要的指标等不能溯源的;

3.试验用医疗器械不真实,如以对照用医疗器械替代试验用医疗器械、以试验用医疗器械替代对照用医疗器械,以及以其他方式使用虚假试验用医疗器械的;

4.瞒报与临床试验用医疗器械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和可能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缺陷、使用方案禁用的合并用药或医疗器械的;

5.注册申请的临床试验报告中数据与临床试验机构保存的临床试验报告中的数据不一致,影响医疗器械可靠性评价结果的;

6.注册申请的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报告中数据与临床试验统计数据库中数据不一致,影响医疗器械可靠性评价结果的;

7.其他故意破坏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的情形。

(二)未发现真实性问题的,但临床试验过程不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关规定要求的,判定为存在合规性问题。

(三)未发现上述问题的,判定为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