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影像显示器的安装调试方法

由于医用显示器在数字系统中,是医学影像的呈现者,它承载着替代胶片、保证影像质量、实现医生“软读片”对患者的观察与诊断。那么医用影像显示器的安装调试方法是什么?利昂医疗小编为大家介绍。

医用显示器

1.影像医用显示器的安装及要求:
影像显示器的摆放、驱动程序的正确安装以及各性能参数的正确调节会对显示器的使用效果带来相当大影响。
2.影像医用显示器的安装:
显示器的物理安装主要是指调整显示器的摆放位置、高低和屏幕仰俯角度等。应避免反光;为符合人体生理学原理.能做到让眼睛注视显示器是自然向下。驱动程序的正确安装。若不进行安装而让操作系统自动安装一个驱动程序,显示器也能够正常使用,但只有正确安装驱动程序以后.系统才会调整“显示属性”中医用显示器的设置范围,使其可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性能.并防止医用显示器所不能承受的分辨率和刷新率的出现。
3.影像医用显示器的要求:
影像识读是临床医师进行主观判断的心理反应,影像显示器必须充分显示医学图像的信息,才能对影像作出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因此要求医学影像显示器合理安装后,还要不使医师疲劳,这就需要正确调节显示器的性能:一是无几何失真;二是对比度、亮度适中.色温调节到5000K或6300K;三是分辨率在1024X768以上.刷新率85Hz以上;再就是聚焦良好,无摩尔条纹、抖动等。
4.影像显示器常用的调试工具:
影像医用显示器常用的调试工具有以下几种,一是影像设备生产厂家开发的工具;二是医用显示器本身所带的OSD(Ons creen Display)菜单;三是显示器测试软件.目前常用的测试软件有PassMarkMonitorTest、Nokia公司开发的NokiaMonitor Test、DisplayerMate、DisplayerX等。
5.影像医用显示器调节方法:
为了使影像医用显示器(CRT或LCD)的工作状态接近理想状态,充分显示医用显示器的细节.无论用何种工具.调节的功能主要包括几何失真(Geometry包括尺寸、枕形失真、梯形失真、平行四边形失真、角枕形失真等)、亮度与对比度(Brightness and contrast)、色温(Color temperature)、色彩(Colors)、收敛(Convergence)、聚焦(Focus)、分辨率(Resolution)、水波纹(摩尔纹Moire)、文本清晰度(Readability)、抖动(Jitter)、LCD余灰测试等。

医疗显示器主要的参数调节方法是什么?

医疗显示器及医疗行业所用的高清晰高亮度显示器。PACS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以及各种数字影像设备如DR、CR、多排CT、3D图像等飞速发展,医疗显示器主要的参数调节方法是什么?下面利昂小编为大家介绍。

医疗显示器

1.几何失真用以衡量图像的几何失真度,可用显示器测试软件或OSD菜单进行调节。调节时看一下四个角上和中间的圆形是否为正圆.还要看屏幕上的方块是否是正方形,如果不是,就要进行调节,直至准确为止。
2.医疗显示器亮度与对比度来用设定屏幕的光线输出。对CRT来说,可以通过测试对显示器进行设置,使其看起来更舒服;LCD则可以通过这两项测试直接得知显示器的性能,因为劣质LCD的亮度和对比度都比较差。
3.色温调节在屏幕的规格中.有一项是白点色温。屏幕的色温定义了白色中,三原色的比例,而每个原色在依据显示的需求.加以细分。在全彩显示的模式下,每个种色光就再细分成255等分.而计算机的影像文件所记录的,就是这些色光细分后的大小。因此白色定义出来之后,所有色彩才可以定义出来。白色的定义改变,所有的色彩都会跟着变。色温不同的显示器底色也不同,色温对人的眼睛、图像的视觉效果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选择适合的色温会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则会让临床医师变的焦躁。医疗显示器常见的色温有500oK、6500K、9300K三档.常用5000K或6500K。收敛收敛指的是显示器在屏幕上正确排列一幅图片中红、绿、蓝成分的能力。显像管上显示的图像都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亮点组成的,红、绿、蓝色线条重合在一起形成白色,如果图像没有收敛错误,三色线条会重合组成白色,即三束电子束能准确地打击到一个荧光点上。否则说明有收敛错误,三种不同能量电子,撞击到不同的位置上,位置的差异愈大,具体表现为字符边缘出现色晕。
4.聚焦调节聚焦能力反映了显像管发射的电子束的集中程度。图像是由扫过屏幕的电子束组成的,聚焦好的显示器其电子束能准确地投射到显示器的荧光层,显示器的亮点细而集中,在屏幕上各个地方出现的图像都不会有模糊现象。差的则表现为边缘发散.由此形成的字符、图像也很模糊。可以试着先在OSD菜单中进行聚焦调节.往往会看到显示质量明显改善。
5.设置分辨率和刷新率分辨率越高,同样屏幕面积显示的图像信息就越多,而画面和字符的显示尺寸就会越小,在高分辨率下,如果屏幕刷新率不够高,图像闪烁和抖动就会很严重。使用者的眼睛就会很快疲劳,这就是我们在使用过一段时间的电脑后眼睛酸痛、头晕目眩感觉的原因之一。按照国际标准,75HZ应该是目前显示器的低刷新率要求,而85HZ或更高的刷新率是推荐使用的刷新率。可以在windows中右击桌面一>属性一>设置.来完成显示器分辨率的设置.
6.摩尔纹调节摩尔纹(y-称水波纹)是指在显示规则状的影像时,所产生的光学干涉现象,它是由显示器荫罩和显示模式分辨率的干扰引起的,它与地球磁场有关。聚焦好的显示器往往容易产生水波纹。大屏幕显示器在显示大面积相同色彩的画面时,经常会出现色彩的波浪状条纹.很影响视觉效果。在OSD菜单中大都内置了消除摩尔纹的功能.只需要调出响应菜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摩尔纹调整,就可以大大减轻甚至完全消除摩尔纹
7.文本清晰度用于调节医疗显示器在字符显示模式下的显示清晰度。它是以6—13Arial字体点阵显示字符分级排列。一般质量很好的17英寸纯平显示器。6点阵的字符也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如果只能正常显示到8点阵字符的话,说明该显示器的字符显示效果不佳。当然。它跟显示器的聚焦、水波纹以及对比度、亮度都有关系。

医用大屏显示器有什么特点?

通常,屏幕对角线长度在十七英寸以上的显示器被称为大屏幕显示器。那么医用大屏显示器有什么特点呢?利昂小编为大家介绍,它具有下列特点:

医用显示器

(1)医用显示器如果是大屏幕的,都是VGA 多频显示器,因此它具有多频显示器的一切特点。
(2)在电路方面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比如微电脑的应用,超小型元器件的应用,中、大功率集成电路的应用等,因此在显示器这个领域中,在技术方面它总是处于突出地位。
(3)具有较高的技术指标:首先在显示分辨率方面可达到1800*1440, 甚至于更高,点距为0.22mm ,甚至更小,显示颜色可达到数十万种颜色。因此它的图像清晰、画面色彩鲜艳,最适宜CAD 制图和多媒体的应用。
(4)面板操作功能比较齐全,绝大多数型号的显示器采用数字化控制微动开关,有的还用摇控器操作,用户使用起来很方便。
(5)绝大多数大屏幕医用显示器为绿色产品,即防静电、低辐射、无闪烁等,因此用户使用安全可靠。
(6)在结构方面为防止电磁干扰,采用金属全封闭式屏蔽,这既能防止外部电磁干扰,又能防止显示器对外产生辐射干扰。但大屏幕显示器体积大、重量重、不易搬动,维修不方便。

医用显示器与普通显示器有区别吗?

医用显示器与普通显示器有区别,医用显示器要求的是“精确”,而民用显示器要求的是清楚。医生需要清晰、精确的辨认显示图像,如果稍有差错,就会影响到医生的诊断,造成误诊,轻则耽误病人的治疗效果,重则导致不可挽回的医疗事故。

医用显示器

医用显示器分液晶显示器(LCD)和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两种,临床上大部分采用的是液晶显示器,它是一种采用了液晶控制光度技术来实现成像的显示器。和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相比,lcd液晶显示器的优点有:它通过控制是否透光来调整亮和暗,当色彩不变时,液晶也保持不变,这样就无须考虑刷新率的问题。对于画面稳定、无闪烁感的液晶显示器,刷新率不高但图像很稳定。LCD液晶显示器通过液晶控制透光度的技术原理让底板整体发光,所以它做到了真正的完全平面。一些好的数字LCD液晶显示器采用了数字方式传输数据、显示图像,这样就不会产生由于显卡造成的色彩偏差或损失。完全没有辐射,即使长时间观看LCD液晶显示器也不会对眼睛造成很大伤害。体积小、能耗低也是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无法比拟的,一般一台15寸LCD液晶显示器的耗电量也就相当于17寸纯平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的三分之一。目前LCD液晶显示器与阴极射线管CRT相比图像质量仍不够完善,其色彩表现和饱和度在不同程度上不如传统CRT显示器,而且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也比CRT显示器长。

临床医用显示器性能好坏的判别方法

随着PACS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以及各种数字影像设备如DR、CR、多排CT、3D图像等飞速发展,医用显示器的选购配置成了医院和商家关注的焦点,由于医用显示器在数字系统中,是医学影像的终端显示界面,它承载着替代胶片、保证影像质量、最终实现医生“软读片”对患者的观察和诊断的任务,因此,较普通显示器的技术要求和参数也不同,临床上判断显示器的好与坏也要依据医用LCD液晶显示器主要参数来判断。

医用显示器

1.支持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
一个好的医用显示器必须具备调整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曲线的能力,使其和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相吻合,从而保证影像的显示质量。
2.支持灰阶显示
灰阶度是黑白医用影像非常重要的特性,它反映了黑白图像之间的层次。普通显示器:8bit-256灰阶,用于显示彩色图像,无灰阶要求,使用普通显卡。医用显示器:10bit-1024灰阶,用于显示X光灰阶图像,与诊断相关,要求10-bit-11bit(1024-2048灰阶)。也就是说,从黑色到白色的渐变过程,医疗液晶可以显示1024-2048的灰阶方块,显示的灰阶数越多,灰阶的过度越平滑。
3.支持SBC功能(稳定的亮度控制)
显示器的亮度是会随着时间而衰减的,普通显示器由于没有稳定的亮度控制和校准,不但衰减较快,平时使用时,也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其亮度不能长时间的维持一个对人体肉眼合适的水平上。而医用灰阶显示器考虑到这一个问题,采取了稳定的亮度控制技术,对显示亮度所反馈的信息随时进行校准,使其始终保持在标准亮度之上,符合临床的阅片标准。
4.分辨率
单位面积内实际显示像素的数量,如800×600、1200×1600等。普通显示器一般分辨率为1280×1024、1440×900、1680×1050、1920×1200、最高的也就是30寸宽屏的2560×1600,基本是横屏显示,竖屏显示应用很少见;医用显示器,根据影像的需要,可以横竖屏切换。18.1/19.1寸液晶:1024×1280(竖屏)/1280×1024(横屏),称为一百万像素(1MP)多适应于CR、MRI、数字胃肠机;……医用显示器的分辨率与价格成正比,与放射设备的分辨率相关,相应的设备应当配套相应分辨率的设备。
5.灰阶响应时间
我们看到液晶屏幕上的每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都是优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要实现画面色彩的变化,就必须对RGB三个子像素分别做出不同的明暗度的控制,以调配出不同的色彩。这中间明暗度的层次越多,所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以8bit的面板为例,它能表现出256个亮度层次(2的8次方),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由于液晶分子的转动,LCD屏幕上每个点由前一种色彩过滤到后一种色彩的变化,这会有一个时间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响应时间。因为每一个像素点不同灰阶之间的转换过程是长短不一、错综复杂的,很难用一个客观的尺度来进行表示。因此,传统的关于液晶面板的响应时间。由于液晶分子由黑到白与由白到黑的转换速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为了能够尽量有意义的标示出液晶面板的反应速度,传统的响应时间的定义,基本以黑一白一黑全程响应时间作为标准。
6.刷新率
是显示器每秒刷新屏幕的次数,单位为Hz。场频越低,图像的闪烁、抖动越厉害,但LCD显示器画面扫描频率的意义有别于CRT,指显示器单位时间内接收信号并对画面进行更新的次数。由于LCD显示器像素的亮灭状态只有在画面内容改变时才有变化,因此即使扫描频率很低,也能保证稳定的显示,一般有60Hz就足够了,但在部分行业应用如医疗、监控中,要求液晶的刷新率能够达到70Hz甚至80Hz,主要是要求能够以较快的频率读取数据进行记录。
7.认证
普通显示器:有环保、电磁学相关认证;医用显示器:不仅有环保、电磁学相关认证,还要有医疗行业认证,只有这样才可以进入医疗领域。
8.安全
普通显示器:无液晶屏的保护板,电源为内置方式无特殊要求;医用显示器:由于教学的要求和医生的习惯,专配有液晶屏的保护板。针对医用环境配有医疗专用电源。
9.显卡
灰阶显示器要求显卡支持,医疗专用显示器应当配有专用显卡。普通显示器:有闪存、速度、3D指标。医用显示器:显示模式、一卡双显、主副显示互换、彩色/黑白转换、10bit灰阶输出、横竖屏转换。

医用显示器亮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介绍

随着医院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及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的日趋成熟与普及,影像诊断逐渐由传统的硬拷贝阅读转变为软拷贝阅读,其诊断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用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信息。 因此,显示器的显示品质及多台显示器的显示一致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医用显示器

医用显示器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分辨率、对比度、亮度、色度、噪声、伪影、失真及表面清洁度等。其中,就亮度这一基本参数而言,对其显示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分辨率、对比度等其他参数。人眼对灰阶的分辨能力随着亮度的不同,有着一个非线 性关系:亮度越高,图像中能够产生的动态范围 就越大,人眼能够辨别的灰阶就越多;反之,亮度越低,图像中能够产生的动态范围就越小,人眼对灰阶的分辨力就越差。实验研究证明,显示器亮度与肉眼敏感度的关系为:当亮度在500cd/m2时,肉眼敏感度为700;当亮度在800cd/m2 时,肉眼敏感度为777;理想亮度在400~500cd/m2,所以选择亮度≥700cd/m2就可以了。
亮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普通显示器的亮度似乎已达到了阅片要求的亮度,但是由于普通显示器没有亮度稳定功能,其亮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加上环境光的折射,其显示亮度会大打折扣,不能达到阅片的要求。医用显示器的高亮度在安装就位后,利用光学校正手段,按照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进行校正,使亮度保持在一个阅片要求的亮度值,并保证在30~50kh内恒定不变这样就保证了显示器亮度的稳定性和不同显示器显示影像的一致性。
(1)测试条件:开机前观测屏幕中是否存在光源,如果存在,消除之。须开机至少30min 以上,再行检测。使用黑布将显示器罩住,这样室内环境亮度可以忽略不计。
(2)使用TG18-LN测试图,窗宽设置为4080,窗位设置为2040。使用光度计测量每个模板的亮度,记录数据。

医用显示器是否实时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校准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建设PACS系统,设立了数字化的软阅片工作站,作为系统中数据流的终端,医用诊断级液晶显示器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诊断的质量,而且诊断级显示器在PACS成本中也占比较高比例,所以医用显示器的选用也备受关注,那么显示器是否实时全自动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校准?一起来看看。

医用显示器

在医学成像中,不论是在工作站的显示器上,还是用胶片在灯箱上观察,所有的数字图像都要保持视觉一致性,这是非常关键词的,如果缺乏一个标准对这些图形学在不同设备上显示进行规范的话,在另一种设备上的显示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并且诊断价值大大降低
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中的第十四章是灰阶标准显示函数,这个函数规定了如何把像素值和被显示的亮度值关联起来。要求每一个影像载体:显示器、胶片、照片都符合这个标准,才能使医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载体上都看到完全一致的影像。
对于医用显示器来说,就需要使用亮度计和软件来对亮度测量并进行校准,以使其符合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的要求。
显示器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校准方式,常见的有外置亮度计手动校准,和内置亮度计自动校准。手动校准需要用户手动操作,逐一测量显示器的数个或全部256个灰阶点,需要专职人员耗费较多时间并且校准结果并不十分准确。而自动校准就完全避免了这些问题,显示器在工厂内已精确测量每一级灰阶,内置的亮度计随时监测当前亮度并实时显示,安装后即可完全后台运行,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准确度并且免除了测试维护等繁琐程序。

简析激光光纤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作为一种高品质的传输媒质,光纤正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促进信息时代的发展,使人们在互联网中畅游、欣赏高清电视节目等。而在医疗领域,无论是大型医疗诊断成像设备还是植入式 医疗器械 产品,都可以见到光纤的“身影”。

激光光纤

科学家认为,在21世纪,光纤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于用于微创手术的光纤应用的增加,对高级诊断技术的需求增加以及医疗光纤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光纤市场增长速度明显。包括X射线成像、眼科激光、光疗、实验室和临床诊断、牙科头部件、外科和体外诊断仪器、外科显微镜和内窥镜检查在内的医疗光纤应用的数量已经显著增加。另外,医疗器械的小型化也加大了对医疗光纤技术的需求。
1、激光美容
激光美容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激光医疗新技术,利用石英光纤传输激光,可去除和改善影响美观的瑕疵或缺陷,如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激光治疗太田痣、纹身及激光去皱等。为了更加精准地使激光能量达到病灶,除了常见的导光臂,较高纤芯直径的光纤也是较常使用的。
2、激光常规手术治疗
激光常规手术可用于妇科、肛肠科、外科、皮肤科、牙科和泌尿科等,进行诸如组织的的切割、汽化、照射等治疗。对于体表病变,激光可用简单的透镜传输,而对于内部的病变组织,则需采用光纤输出,光纤的输出端可安装球状和圆柱状的激光扩散装置,还可以在内填充散射介质,使光线向四周均匀地扩散。其中,低羟基的石英激光光纤可用于传输2.14μm的钬激光,目前在激光碎石领域获得较多应用。此外,石英光纤激光手术还可用于口腔硬组织治疗、咽部微创手术治疗、尖锐湿疣等治疗。
3、激光理疗
用弱激光(如氦氖激光、半导体激光等)直接照射患部,引起一系列生物效应,从而达到加速愈合或缓解疼痛等辅助治疗的目的。对于体表小面积或部分腔内(如鼻腔、外耳道、阴道、尿道)病灶的照射治疗,如超疼痛红光治疗仪。
4、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治疗主要是利用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对光敏剂有不同的亲和特性,肿瘤组织摄取和存留的光敏剂较多,经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在生物组织中氧的参与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单态氧和(或)自由急,破坏组织和细胞中的多种生物大分子,最终引起肿瘤细胞死亡,达到治疗目的。光纤可将特定波长的激光传送至病变组织作远距离照射,端部可制成各种形状。

高显色指数内窥镜冷光源有什么优势?

显色性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和对物体真实色彩的显现程度,是照明光源的一个重要指标。显色性高的光源对颜色的表现较好,所看到的颜色接近自然原色;显色性低的光源对颜色表现较差,所看到的颜色偏差也较大。如果光源发出的光中所含的各色光的比例和自然光相近,则人眼看到的颜色就较为逼真。光源的光谱分布决定光源的显色性,光源的显色性影响人眼观察物体的颜色,对光源显色性进行定量评价是评价光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内窥镜冷光源

一般人工照明光源都是用一般显色指数作为显色性的评价指标,显色指数同时也是衡量光源颜色特性的重要参数。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利昂医疗科技公司推出全新超亮高显色指数医疗内窥镜光源模组;超高亮度LED冷光源, 及光纤照明医用冷光源等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如何选择医用冷光源呢?

在光纤照明中,因为光导纤维只是一个传光的载体而本身并不发光,因此不可避免的需要配套选用冷光源。所谓的冷光源,就是将发光体发出的光线中产生热量部分的红外光有效的过滤掉。我们在市面上常见的照明用冷光源主要分为金属卤化灯冷光源、卤素灯冷光源及LED冷光源。

医用冷光源

金属卤化灯冷光源主要特点是发光效率可以达到80-90流明/瓦,显色指数可以达到90以上。光谱范围比较宽,品质好的金属卤化灯泡使用寿命一般可以达到5000小时左右。在需要高强度照明的地方,金属卤化灯冷光源是常用的选择,缺点是其价格比较高,启动需要专门的触发器,因为其启动后亮度是逐渐增加,启动较为缓慢。
卤素灯冷光源主要特点是发光效率一般是30-50流明/瓦,色温一般在2700-3200K, 显色指数一般在80以上。灯泡的额定寿命50-1000小时。一般在光纤冷光源中,卤素灯泡配用椭球反光杯聚光。使用功率一般是50-250W,因为其发光效率一般,在100瓦以上的功率使用中,光线汇聚后的聚焦点温度会很高,因此卤素灯冷光源在选用时需要注意其隔热和散热,如果没有做有效的处理,其聚焦点产生的高温会烧坏光纤的端面。
LED医用冷光源是近年来发展快的产品。白光的LED冷光源色温在2700-6500K,显色指数70-92,使用寿命可达30000小时因为其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且寿命长,总体功率小节能降耗,因此越来越多的场合都逐步使用LED冷光源。白光的LED冷光源缺陷是其发光光谱不是连续光谱。同时LED冷光源发光芯片的发光角比较大,耦合光纤时都需要二次光学配光,二次光学的配光效率对其整体的有效输出非常重要,因此功率不是越高其照度值就越高,更重要的是要看其有效输出的光通量参数。
综上所述,在选择光纤照明配套的冷光源中,如果对光谱有较高的要求,可以选择金属卤化灯冷光源及卤素灯冷光源,如果对使用寿命和控制响应速度有要求的,可选LED冷光源。随着LED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大功率的LED发光芯片也在不断的推出,其有效的光通量输出也会越来越高,加上优化的二次光学设计,总体超过金属卤化灯冷光源及卤素灯冷光源的有效输出是完全可能的。同时以上几种冷光源,都需要注意其散热的设计,是否有效的隔绝了光线中红外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