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常被称为中国医改的元年,历经三十三年,中国医改历经“只给政策不给钱”、“开闸放水重金投入”、“利益角逐供需难平衡”,再到如今人工智能赋能,产业互联,医改开启了数字时代。
历史不能给我们每一个问题的答案,但能够帮助我们看清所处的时代。医疗改革,任重道远。
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政策问题的报告》,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放开搞活,提效率和效益。
2003年人们开始关注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也由此拉开了长达十五年的医疗体制改革的序幕。
“看病难,看病贵”是悬在中国老百姓头上多年的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社会各界也是纷纷建言献策,推动医疗改革的发展。
砸下重金的医疗改革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效,实现了全民医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也建立了基本的药制度,提高内窥镜摄像机、气腹机等创新设备的利用率,改变了过去因经费紧张出现的“以药养医”和“科室承包”的医疗乱象。
2005年到2015年10年间,中国有470万医学生毕业,但医生总数只增加了75万,人才流失严重。
中国医生群体也呈现老龄化,25-34岁的青年医生比例从百分之31.3降低至百分之22.6,60岁以上的医生比例从百分之2.5增加至百分之11.6。医患关系紧张,医生,护士等从业人员薪资水平低,工作压力大等种种原因导致近几年从医人员断崖式下跌。
从医面临的生存压力和社会压力日趋加大,除了面临人才流失,还有经济营收,资源竞争,医疗水平提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公立以事业编制,科研课题,学术地位和行政资源等多重体制绑定了核心的医疗资源,还能够以充裕的现金流优先级激励医务人员,升级医疗设施,同时吸引更多病人来看病,再次创收。
可是过度集中的资源却导致老百姓看病更难,更贵。另一方面,民营学科发展受阻,从业人员缺,没有病人看病,长期处于边缘化,强者愈强。
国家为了这一现象,相继推出了“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等改革办法,希望通过打通医生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来破除民营的发展瓶颈,可效果也是“治标不治本”。推动医学研究的进步不仅需要依靠人才,更需要资源数据的共享,科技成果的互通。
医疗个体与企业技术能力与数据协同能力成为制约医改的新难题。